商業地產發展效率低同質化嚴重 “創新模式”是關鍵
2012年5月14日,第7屆零售金融與商業地產高峰論壇在昆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此次會議以“2012,如何走好商業地產發展之路”為主題,邀請了國內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30家商業地產、零售企業領軍人物,針對“兩會”后房地產政策要點,結合新消費環境中的業態經營創新及發展模式升級,探討商業地產發展新思路。
對于商業地產的發展,眾多學者和專家就不同議題展開了討論。而商業地產的“同質化”和“創新發展模式”成為此次論壇所關注的熱點。
商業地產發展效率低同質化嚴重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房地產協會秘書長苗樂如在論壇上提供了一組數據:
去年商業、辦公商業面積同比2010年增長了21.1%和31.1%,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了18.3%和46.2%,均高于住宅;而今年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了26%和21.6%。
而根據40個重點城市的統計,2011年年末,有5.31億竣工的房地產面積,其中有2億多是商業地產,商業地產比重在整個房地產開發比重中占到了40%。
北京國華置業董事長方超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商業地產在近幾年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現在商業地產發展存在的隱患很多”。在他分析看來,比較突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效益低,現在商業地產各個發展商,幾乎全國的大的發展商都涉足了商業地產。另一個是重復建設,同質化問題嚴重,沒有特色。”
同時,方超提出,“如果商業定位做好,事先能夠研究市場和需求,到正式商業運營的時候,就會迅速的取得效果。”
提高商業綜合體內涵
中國商業聯合會購物中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邢和平認為中外商業地產差異來自獨到的商業內涵。在他看來,每一個購物中心都有各自特點,“越是有獨特的特點的東西,它是越不好復制的,所以品牌一樣,內涵并不一樣,一定要注重內部條件、內部環境,來打造成功的購物中心。”
如何提高商業綜合體內涵,總部基地(中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許為平則認為最重要的是做原創,做自己的路。許為平在商業發展實踐中認為,在我國的商業綜合體在高速發展的初級階段,學習、模仿、引進、合資都沒問題,但是“這樣的模式,可能越來越沒有優勢了,不得不逼著去做自主創新,就是原創。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最大的課題,也是必須要研究的課題。”在他看來,資源是共享的,所以他發起成立總部激勵發展基金,用私募方式廣大做發展基金。
設計要超前 定位要現實
對于商業綜合創新發展的實際操作中,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CRIC信息集團商業地產事業部副總經理陳倍麟提出“設計要超前,定位要現實”的觀點。
陳倍麟認為:綜合體項目的后期營運成功與否從建筑體的設計開始就“種”下了“因子”。同時,“商業綜合體項目的建筑設計要超前,經營定位要在現實中逐步提升,這才能為后期的成功營運打下基礎。” 而除了規模之外,“要很注重規劃建筑設計,因為差異化的競爭首先是從建筑體開始的。”城市綜合體建筑設計的依據有兩點,“第一個是準確的市場定位,第二個是正確的開發流程。”
轉自:新浪新聞